close

  珠海市政府今年撥出專款,由市食安辦牽頭在各個區成立“食品安全快檢快篩檢測室”(簡稱“快檢室”),經過前期的準備工作,目前設備、人員、場地以及規章制度已經全部到位,快檢室投入使用。據悉,“快檢室”可以對食品實現快速篩查,大大提高了查驗效率。(12月14日《珠江晚報》)
  “快檢室”對可疑食品可進行快速篩查,及時發現問題食品,增強了抽驗的針對性,做到“有的放矢”,大大提高食品安全監管部門的工作效率,值得推廣。但是,“快檢室”畢竟數量有限,人員有限,很難及時發現問題,而且“快檢室”屬於食品安全的末端監測和監管,帶有很大的被動性,如果能夠和源頭、中間流通的監管相結合,形成食品安全“組合拳式監管”,則食品安全監管更全面、更有力,也能夠取得更大的效果。
  食品安全固然需要“快檢室”,但是更需要監管部門邁開雙腿,深入源頭和中間環節,進行面對面的監管和教育,首先是要開展餐飲企業道德自律教育。發達國家行業、企業自律程度較高,很少會為了短期利益鋌而走險。比如,歐盟食品安全管理體系對農場主提出了“良好生產指南”,規定了農產品的生產原則和保障措施,農場主一般都會嚴格遵循“指南”的原則和措施,一旦發現或懷疑可能影響人類健康的問題,都會主動向主管當局報告。在發達國家,企業違法違規的風險,不僅來自政府的處分和法律製裁,也來自媒體和社會監督的強大壓力。
  對於目前中國的食品安全現狀而言,呼喚食品行業的道德自律顯得尤為迫切和重要。不安全食品屢屢出現,不難看出不法商家的喪盡天良,用黑心的道德生產黑心食品,為了賺錢,不擇手段,喪失了基本的做人良心和職業良心,在毒饅頭,毒月餅,毒豆腐,毒醬菜,毒韭菜,毒豆芽,毒辣椒,毒奶,毒明膠,毒酒等等不安全的食品依然時隱時現,重大的食品安全事故不斷出現的境遇下,事後的反思和舉一反三,說得最多的就是依法監管和法治,可是卻對食品安全從業者的道德操守、商業倫理和行業自律極少關註。食品的安全是個社會問題,管理無非來自兩方面,首先是法制,其次是職業道德的自律,在依法監管食品安全因為種種原因差強人意的現實窘迫下,寄希望於提高從業者的道德教育就顯得格外迫切,尤其是對散兵游勇的中小餐飲經營者來說,成本最小,最有效的監控就是良心的發現和職業道德的提升。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安全,善和不善也是一念之差,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面對食品安全的“易糞相食”的危機,每個經營者都應該捫心自問,自己是否在褻瀆和違背良心,“擲出窗外”才是喚回良知的明智之舉,該怎麼樣做食品,做餐飲,那些默默無聞的堅守職業良心的經營者給社會做出了回答,做出了榜樣。食品餐飲行業的行業自律,食品安全註入誠信“正能量”並非那麼悲觀,讓越來越多的食品經營者良心發現,用道德溫情溫熱“舌尖上的中國”,並非是很難回答的道德難題。
  其次,食品安全監管,不僅要“監”更要“管”,真正體現勤“監”和勤“管”為民,體現監督的力量。食品安全問題屢有發生,和食品安全監管的人浮於事,出勤不出工,出工不出力,出力不出效和監管力量薄弱有很大的關係,思想意識上不重視,人員有限,無法實現高覆蓋率的監管,就給食品安全留下了違法的時間和空間。如今,在陝西省渭南每天有96個基層監管所的1915位監管人員奔赴市區大街小巷和城鎮農村,身穿統一制服,佩戴執法袖章,巡查奶站,駐守生豬屠宰場,檢查學校周邊的小飯桌,跟蹤流動餐車,抽查村鎮小賣部。思想重視,監管有力,力量充足,監管周全,覆蓋面大,為消除基層各類食品安全隱患提供了保證。
  第三,食品安全監管不能“重城市忽農村”更不能讓農民成為“消廢者”和“消毒者”。如今,有一個值得重視的現象是,問題食品和毒食品無一例外地喜歡越來越多地占領農村市場,日前的人民日報報道說,2000多噸已售出“地溝油”、6000多萬元案值,案件涉及全國12個省市,這起特大制販有毒食品案件開審。這些印著“合格”標識的火煉毛油以食用油的名稱和低廉的價格成功打入農村市場,成為農民餐桌上危害人體健康的“殺手”。從西安最大的假牛肉直接銷售到了農村再到地溝油成功打入農村市場,為何毒食品最青睞農村,本身就是一個偌大的農村食品安全和民生考題,需要相關政府部門給出負責任的答案。
  其實,在廣大的農村,不僅是火煉毛油冒出食用油,還有很多很便宜的食品充斥在農村的消費市場,筆者喜歡吃粉條,每次回農村老家母親都要給我做粉條燉豆腐吃,可是,近些年,母親給我的煮的粉條越來越“筋道”,以至於吃到最後粉條還不斷,依然很耐嚼,母親就說,現在的粉條裡面都有膠質,因此就耐嚼了。可是母親也許不知道,現在一些黑心的商家給粉條里添加了工業用膠質。其實像母親一樣,很多農村人對於食品造假已經見怪不怪了。
  農民平時忙於生計,很少關註食品等商品的安全性能,對於科學消費和謹慎消費更是嚴重忽視,加上農村人吃飯簡單,不講究,口粗,這就為假冒偽劣食品在農村的橫行提供了生存的土壤和漏洞,使農民成為名符其實的“消廢者”,但是,作為肩負打擊假冒偽劣產品和保護農民食品安全的政府職能部門不能因此而放鬆對農村假冒偽劣食品的監管,面對毒食品在農村的泛濫,成為農民餐桌上危害人體健康的“殺手”的嚴峻現實,應該以更清醒的認識,投入更多的力量,用更大的抓手來打擊危害農民健康的毒食品,讓農民遠離“消廢者”,成為真真正正的健康消費者。
  第四,專業的行業市場要有切實可行的檢測機制。日前,經過7天7夜的偵查守候,公安雁塔分局成功破獲了今年全西安市最大的製造假毒牛肉案件,現場查獲成品、半成品“假牛肉”17.5噸。不可思議的是,這些毒牛肉是從西安市最大的食品蔬菜批市場——朱雀(食品蔬菜)批發市場批發出去的,這樣一個規模很大的食品蔬菜批發市場,為何沒有造假牛肉問題?這些造假牛肉在該市場批發經營也不是一天兩天了,平時的食品安全化驗、檢測、留樣和管理究竟是怎麼進行的,如果平時市場的食品安全監管能夠盡職盡責,不走形式,對毒食品“恨之入骨”,那麼這些毒牛肉就不敢在光天化日之下批發售賣,也正是批發市場主體食品安全監管的形同虛設和不負責任,才給毒牛肉留下漏洞的空子可鑽。
  食品安全,僅僅有末端的“快檢室”乃至“農藥殘留檢測室”還不夠,更需要室外的多頻次整治和監管行動,不僅有專項行動,更需要常規行動,不僅需要大規模的監管,需需要小規模的監管行動,既需要註重源頭監管,也需要中間環節和末端的監管,只要將各種形式的監管有機結合,打出“組合拳”,有宏觀更有微觀,上下齊動,兩手抓,兩手都要硬,食品安全才能因為更全面,更有力的無縫對接而實現全面的成果。
  文/魏青  (原標題:食品安全要“快檢室”更要快監行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j13djfjc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